?
?
行业动态
PRODUCT CENTER
获取报价业务热线
400-880-5582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动态 >

关于印发贵阳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08 点击量:
日前,贵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贵阳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自6月24日起,政府投资或政府主导的办公楼、学校、医院、标准化厂房、公共停车楼、保障性住房等适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新建建筑项目,全部按装配式建筑标准进行建造。
 
《方案》提出,自6月24日起,全市新建建筑项目(含民用、工业建筑项目)分类别、分阶段实施装配式建筑,已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项目按原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行,分期建设的项目原则上每期建设工程均应满足当期装配式建筑要求。社会投资的新建建筑项目,2022年至2025年实施装配式建筑比例分别不低于30%、40%、50%、60%。积极推动工业化预制构件产品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市政工程项目全面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地上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下,以及因抗震、特殊用途、结构复杂等技术原因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的新建建筑项目,可不采用装配式建造。
 
《方案》还提出,全面推行建筑全装修,加快推进成品住宅建设,实行装饰装修与土建协同设计、施工,推动传统装修企业转型,提供一站式、菜单式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推进装配式装修,推动装修集成化、部品化,促进设备管线集成技术及一体式隔墙、一体式地板、整体式吊顶、集成式厨卫、智能家居等产品、材料的综合应用,提升装修品质。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贵阳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
 
筑府办发〔2022〕17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有关企业,贵安新区各部门、单位,直管区各乡镇、街道:
 
《贵阳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6月21日         
 
贵阳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阮办公厅关十大力友展装配式建筑的引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7〕54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函〔2019〕112号),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引导思想
 
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深入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布局、技术创新、发挥特色”为发展路径,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及现代木结构建筑为主导、标准体系为支撑、集约生产为导向的绿色集成高效新型建造模式,建立完善建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强省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工作目标
 
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全市新建建筑项目(含民用、工业建筑项目)分类别、分阶段实施装配式建筑,已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项目按原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行,分期建设的项目原则上每期建设工程均应满足当期装配式建筑要求。政府投资或政府主导的办公楼、学校、医院、标准化厂房、公共停车楼、保障性住房等适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新建建筑项目,全部按装配式建筑标准进行建造;社会投资的新建建筑项目,2022年-2025年实施装配式建筑比例分别不低于30%、4O%、50%、60%;积极推动工业化预制构件产品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市政工程项目全面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地上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下,建设项目的构筑物、配套设备用房(垃圾房、配电房等),以及因抗震、特殊用途、结构复杂等技术原因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的新建建筑项目(由贵阳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论证),可不采用装配式建造。
 
二、重点任务
 
(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一个高于,五个走前列、作表率”的奋斗目标,结合“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在每年度政府投资或政府主导的新建建筑项目、标准化厂房、公共停车楼、保障性住房、市政工程等工程建设中,全面运用装配式建造技术。按照工业化、绿色化,智慧化的新型建造方式,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和推广价值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快完善产业链条
 
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支撑填补生产空白的产业落地建设,重点推进部品部件生产、装备制造、机电管线集成、工业化装修、配件及模具生产等相关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重点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补齐、壮大、拓展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全产业链条。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及定位,积极扶持和引导装配式生产企业合理布局,以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为龙头,吸引上下游产业就近落户,打造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园区。(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严格实行国家、省、行业已颁布实施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标准,争取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支撑,参与地方标准制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结合实际编制相关引导性标准化推荐图集、技术导则、技术标准、技术指南、施工工法等。因地制宜选择安全、经济、适用、稳定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优先选用预制楼板、预制墙板、预制楼梯等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产品以及高精度模板等施工工艺,逐步推动预制竖向构件、预制外围护墙等技术产品的运用。(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推广标准集成设计
 
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强化设计对建筑结构、设备管线、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修装饰等环节统筹,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施工安装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确保设计构造、深度符合生产施工要求。推广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信息化的设计方式,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的运用比例。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集成运用,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递和实时共享。落实设计单位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设计人员主导作用,加强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引导和服务。(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五)提高装配施工水平
 
积极引导施工企业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制度,推行标准化、协同化、绿色化施工,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完善与装配式建筑特点相适应的施工工法和技术措施,吊装、支撑、校正、灌桨、安全防护、质量检验等成套技术和设备机具,推动组织管理模式和技能队伍转变,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整体安全性能。(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推广建筑全装修
 
全面推行建筑全装修,加快推进成品住宅建设,实行装饰装修与土建协同设计、施工,推动传统装修企业转型,开展一站式服务、倡导菜单式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积极推进装配式装修,推动装修集成化、部品化,促进设备管线集成技术及体式隔墙、一体式地板、整体式吊顶、集成式厨卫、智能家居等产品、材料的综合应用,进一步减少现场湿作业,提升装修品质。(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七)推广运用新型墙材
 
推广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墙材用于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装配式磷石青复合建材产品。鼓励装饰与保温、隔热、防水材料一体化应用,大力发展轻质、高强、保温、防火与建筑同寿命的多功能一体化装配式墙材。严禁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八)推行工程总承包
 
装配式建筑项目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贵。政府投资工程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单位依法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企业。健全与工程总承包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实现设计、生产、采购及施工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支撑有条件的设计、生产和施工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九)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质量终身责任。加强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质量管控,实施装配式建筑部品认定和目录管理。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安装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对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实行驻厂监造制度与施工现场抽检。建立工程质量贵任追溯制度,严肃查处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突破现行技术标准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采取专项技术论证的方式确定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十)优化制度流程管理
 
优化完善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做好土地供应源头管理,确保全市范围以划拨、招拍挂、协议出让及转让方式新取得土地的项目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将装配式建筑要求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条件,实行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着重抓好土地供应、规划审批、项目立项、建筑单体复核、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十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强化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撑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多层次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实训基地,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培育自有产业工人队伍。鼓励创建产业推进协会或产业联盟,加强企业行业自律管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支撑政策
 
(一)加强财政支撑
 
对国家、省级、市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示范基地,积极申报上级奖补资金和专项资金,并由市、区两级给予适当财政奖励资金。对符合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园区、企业、项目,按程序给予适当专项资金支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大行业扶持
 
对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将装配式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监管资金可凭已施工或生产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量印证资料,以及生产供应链企业的相关收付款凭证,予以报胀核拨等额监管资金二优先推荐装配式建筑参与评奖评优。对装配式建筑企业及项目在资质升级、预售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方面给予优先办理。(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实行面积奖励
 
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商品房项目,实行面积奖励并细化具体措施,墙体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因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的建筑面积,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实施税费优惠
 
按照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对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建设单位、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减税。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对排放大气污染物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污染排放标准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依法按比例减征环境保护税。对满足要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单元,属市级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市政府按“一事一议”原则,专项用于该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五)优化金融支撑
 
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基地和项目给予信贷支撑。对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教购买装配式商品住房的,按照住房信贷政策给予支撑,贷款受理、审批及发放等环节优先予以保障。鼓励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优质诚信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券,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强化科技扶持
 
科技部门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年度申报指南,从科技计划中安排科研经费,用于支撑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设计、标准、施工工法等技术研究。落实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装配式建筑相关研究工作给予支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
 
贵阳市装配式建筑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引导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建立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全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密切协作配合,强化部门担当,扎实做好发展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细化部门责任
 
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大装配式建筑的引导和服务力度,对照职责分工细化完善具体措施。
 
1.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加强统筹协调及行业管理、监督引导工作,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开展本级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技术咨询及论证评价;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明确项目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楼栋、装配率等内容;督促建设单位在施工图审查阶段按要求完成指标复核及技术审查,组织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2.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批政府投资项目时,在项目立项、可研、初设阶段,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设要求,将装配式建筑涉及投资纳入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
 
3.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对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新建建筑项目,在土地划拨决定书、出让合同及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提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设要求,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公告中予以明示;在建设工程规划验收阶段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加强规划条件的核实管理。
 
4.投资促进部门。负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装配式建筑生产空白的产业落地建设。
 
5.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优化新型建材产业空间布局,打造装配式建筑特色生产基地和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园区。
 
6.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督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建立完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7.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运输超大、超宽装配式部品部件等车辆,开设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办理流程,协调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物流运输、交通保障方面给予支撑。
 
(三)强化管理考核
 
对未按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单位、不符合验收标准的项目,依法不予进行竣工验收和竣工备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收回支撑政策并进行处罚,建设单位的违约行为按有关规定记入企业诚信档案。同时,将装配式建筑工作推进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及“强省会”考核内容,由市装配式建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督办督查局配合,对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四)深化宣传引导
 
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市有关部门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通过媒体宣传、召开项目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营造各方支撑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
 
贵安新区参照本实施方案实行。
?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